精彩小说尽在复联小说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全部小说 > 军事历史 > 让你当书童,你成大夏文圣

第8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8-16




先捧高大伯,承认他为家族前途着想的大义。

再肯定母亲,点出她为家庭安稳的苦心,争取同情。

最后抛出一个谁也无法拒绝的公道方案。

哪怕他大伯真有什么坏心思,也碍于名声不敢乱来。

整个过程,不卑不亢,有理有据。

王管事这才反应过来卢璘让人去请回保人的原因,仅凭在正堂里听得的只言片语,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好了对策。

这是何等的聪慧?

王管事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猛跳了几下。

贫家出贵子。

王管事心里反复咀嚼着这五个字,只觉得这次真是捡到天大的宝贝了。

一个模样俊俏的书童,主家看了欢喜。

一个聪慧伶俐的书童,能替少爷分忧。

可一个心思缜密,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心智的书童,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助力了。

这是能当少爷半个老师的良伴啊!

一想到自家那位让整个柳府都头疼的少爷,王管事就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。

要是自家少爷,能有这孩子一半的懂事省心,老爷做梦都能笑醒。

这等心性,这等谈吐,若是能陪在少爷身边,耳濡目染之下,不说脱胎换骨,起码也能收敛几分顽劣吧。

五两银子。

不,别说五两。

就是十两,二十两,能请回这么一个书童,那也是天大的造化。

.....

大伯的脸色,瞬间涨成了猪肝色。

“胡闹!”

“李三叔整日为村里事务操劳,哪有这个闲工夫陪我去县里!”

大伯念头一转,知道这事还得爹拿主意,深吸一口气,不再理会跪在地上的卢璘。

“爹!儿子知道您心疼二弟,心疼璘儿。”

“可这次县里讲学的机会,千载难逢啊!”

“错过了这次,下次县试,儿子......儿子就真没把握了!”

没把握三个字咬得极重。

好像整个卢家的希望,都压在他这个读了快二十年书的长子身上。

就在屋里气氛再次紧绷时,院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
“爷,李三叔来了!”

一道清脆童音打破了僵局,卢观身后跟着一个身板硬朗,面色黝黑的老者,正是刚才的保人李三叔。

李三叔一脚踏进门,就感觉屋里的气氛不对劲,眉头微微一皱。

大伯的脸色瞬间变得比锅底还黑。

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卢观,把卢观给吓坏了。

他缩着头,靠在门口,一脸的委屈。

不是你自己让我去喊人吗?

晚上鸡蛋还有没有啊?

卢璘仿佛没看到大伯难看的脸色,从地上爬起来,小跑到李三叔面前,恭恭敬敬地又行了一礼。

“李三爷爷。”

他将刚才那番条理清晰的话,当着所有人的面,又复述了一遍。

“我娘是个妇道人家,心里只有家里的柴米油盐,怕我爹的腿伤没钱治,这才跟大伯起了争执。”

“大伯又是为了咱们卢家光耀门楣的大事,谁都没错。”

“所以孙儿才想请李三爷爷您来做个公道,这银子放在您那里,我们全家都放心。”

这番话,看似是把保管银子的麻烦事推给了李三叔。

可实际上,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,把主持公道,彰显名望的机会,亲手送到了他的面前。

李三叔是什么人,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,人情世故看得比谁都透。

哪能不知道这是好事啊!

“好!”

“璘娃子说得在理!这事,我管了!”

大伯一听这话,腿肚子一软,差点没站稳。

“爹!”

大伯只能把最后的希望,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卢老爷子。

卢老爷子吧嗒着旱烟,长长地吐出一口浑浊的烟气。

他看了一眼满脸慌乱的长子,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、不卑不亢的孙儿。

最后,他手里的旱烟锅,在桌腿上重重地磕了磕,发出咚的一声闷响。

一锤定音。

“就按璘儿的法子来。”

李三叔闻言心里忍不住摇头叹息。

之前还以为卢璘那番话是提前教好的。

万万没想到,这么一个滴水不漏,两头都不得罪的法子,居然是出自一个六岁稚童之口。

可惜了。

真是可惜了。

卢家这是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,为了五两银子,竟把这么聪慧一个孙子给卖了。

...........

王管事看到这里,已经基本上明白了卢璘的想法了。

心里忍不住暗自摇头。

这哪里是早慧。

书上说的那些神童,怕也不过如此了。

连李三叔爱惜名声都被他考虑到了,一定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。

这种玲珑心窍,难道真是天生的读书种子?

还没等王管事的惊叹平复下去。

他又看见了更让他心头剧震的一幕。

只见卢璘转过身,对着李氏和卢厚,双膝一软,竟是又一次跪了下去。

他小小的身子伏在地上,对着断了腿的父亲卢厚,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响头。

“爹,孩儿不孝。”

“不能在您病榻前侍奉汤药,反而累您为孩儿的去处操碎了心,更让您蒙受卖子之名。”

“这是孩儿的罪过。”

此言一出,满堂皆静。

一直沉默隐忍,仿佛失了魂的卢厚,身体猛地一颤,随后泪水夺眶而出。

他想伸手去扶儿子,可断腿的剧痛让他动弹不得,只能发出一声呜咽,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住了身下的木凳。

李氏更是呆住了,眼泪还挂在脸上,却忘了去擦。

紧接着,卢璘又转向李氏,小小的身子挪了挪,再次端端正正地跪好。

“娘,孩儿此去柳家,必定勤学苦读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”

“不为那荣华富贵,只为早日学成本事,将您和爹爹接到身边,弥补今日骨肉分离之痛。”

“请娘亲务必保重身体,切莫再为孩儿伤心落泪。”

“否则,孩儿在柳府,必定食不下咽,寝不安席。”

说完,他将小小的额头,重重地贴在了冰凉的泥地上。

一个完整的五体投地大礼。

伏在地上的卢璘此刻有种卸下负担的松快,前身的记忆至此完全融合,不分彼此。

这一跪,并没有掺杂表演的心思,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念父母之恩。

卢璘趴在地上长跪不起,也跪碎了李氏心中最后一道防线。

她再也忍不住,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,扑上前去,一把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。

“我的儿啊!”

不仅是因为分离的悲伤,而是被儿子这番孝心,震得肝肠寸断。

一旁的卢老爷子,手里的旱烟杆啪嗒一声掉在地上,却浑然不觉。

只是怔怔地看着那对相拥而泣的母子,浑浊的老眼里,第一次流露出了悔恨。

一直看热闹的李三叔,此刻也是倒吸一口凉气,忍不住连连摇头。

“孝子,真是孝子啊!”

“老卢家这是祖坟冒了多高的青烟,才生出这么一个孝子贤孙!”

“是啊,小小年纪,就如此明理,如此孝顺,将来必成大器!”

院子里的乡邻们,再也无法保持沉默,纷纷开口赞叹。

一句句孝子,一声声了不得此起彼伏。

王管事深吸一口气,从门框上站直了身体。

他看着被母亲紧紧抱在怀里的卢璘,表情郑重。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21592

陕ICP备2022011406号-15